寻找矿区是资源采集的核心环节。首先需要明确的是,矿区分布与资源类型直接相关,金属、晶体和重氢矿通常以不同密度散布在星系地图中。矿区等级仅影响资源总量而非开采效率,因此初期不必执着于高级矿区。通过观察星际地图的绿色深浅可快速判断矿点密集度,但需注意野怪等级与矿区安全性,避免因战力不足导致采矿中断。

采矿效率受距离、仓储和开采速度三重因素影响。矿点距离基地越近,往返时间成本越低;工程舰的仓储容量决定了单次运输量,可通过搭配AC721运输舰提升总仓储。开采速度则取决于工程舰型号与技术加点,中型矿车点满开采速度后每小时理论值可达54400单位,但实际效率会因运输频次打折扣。计划圈的合理布置能缩短曲率航行距离,建议将矿点置于计划圈边缘以最大化利用曲率引擎,避免巡航速度拖累整体效率。
采矿平台是中期提升效率的关键设施。初级平台仅需建造一级作为过渡,其核心作用是节省计划圈并小幅提升开采效率。中级平台允许两队工程舰同时作业,并能降低矿点等级要求,使中型矿车可开采五级资源。高级平台则彻底免除返航交矿环节,但造价昂贵需谨慎选址。平台覆盖范围固定为22区域,应优先选择高等级矿点密集区以延长回本周期。平台建造后仅限本同盟成员使用,可能引发矿区争夺。

特洛伊晶体矿作为特殊资源需单独规划开采策略。这类矿物以伴生或独立形态存在,独立矿区是全星系争夺焦点。开采后需手动运送至特定太空城的接收站,过程中可能遭遇拦截。占领富含特洛伊晶体的太空城可获得持续贡献值,用于兑换专属舰船。此类矿区需投入更多防御力量,建议同盟协作完成从开采到运输的全流程管控。

偷矿战术是资源获取的补充手段,但存在较高风险。通过高移速小型舰船如FG300级偷袭敌方资源信标,可迫使对方停止采矿。选择深夜或凌晨等防守薄弱时段行动,并提前侦察敌方驻守舰队配置。成功拆除信标后需快速撤离,避免遭遇反击。该战术对个人操作和时机把握要求较高,需权衡收益与潜在损失。
金属用于建筑升级,晶体影响高级平台与舰船生产,重氢在频繁战斗时消耗极快。需根据发展阶段动态调整采集比例,避免单一资源短缺。迁移基地至矿群中心可大幅降低运输成本,但需评估区域安全性与同盟战略。长期开采需平衡效率与可持续性,适时更换矿车型号或升级技术以匹配资源需求增长。





